6月11日下午,家长学校信息工程学院分校创新育人形式,组织学生走进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,开展了一场融非遗传承、心理教育与家校联动于一体的特色实践活动。活动由辅导员徐洁、夏晶晶带队,特别邀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与24级学生结对参与,以"传帮带"形式共赴文化之旅。
非遗技艺邂逅心理教育
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,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蓝印花布从纹样设计、刻版刮浆到浸染晾晒的全流程。活动创新采用结对模式,学长与24级学生组成创作小组,在靛蓝浸染间传递技艺精髓,在协作交流中分享成长心得。辅导员徐洁介绍:"蓝印花布制作过程中的'留白'艺术,恰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留白技巧,给予学生自我成长的空间。"
蓝白方寸寄情 家校云端联动
活动尾声,同学们手持亲手染制的蓝印花布,通过视频连线向家人展示创作成果。素雅的蓝底上,纹样勾勒出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的交融,更承载着学子对亲情的温暖寄托。"这幅蓝印花布送给妈妈!"24级学生小李向屏幕那端的家人兴奋展示作品,蓝白相间的图案映照着灿烂笑容。
本次活动是学院深化"三全育人"综合改革的生动缩影。通过非遗文化的沉浸体验,既厚植了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,又搭建了朋辈互助的成长平台,更以"非遗为媒"构建起家校协同育人新范式。后续学院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心理教育的深度融合,让非遗技艺成为润泽心灵的鲜活教材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(信息工程学院 徐洁/文 夏晶晶/图 解圣霞/推荐 朱建泉/审核)



